南涧:脱贫攻坚一线党旗红
作者:余春华 发布时间:2018/11/5 11:17:31 点击率:0
南涧县有1个深度贫困乡镇和51个深度贫困村、78个与周边州市交界地区结合部自然村、60个深度贫困村组,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为打通“最后一公里”,南涧县委、政府按照“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总思路,发出总攻令,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实施“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
攻坚力量向一线汇集。全县各级党组织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民生工程,集结广大党员舍我其谁冲在前。一是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二是从县级部门选派13名实职科级领导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负责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三是从严选派工作队员,坚持“抽强人、强抽人”,组建8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选派360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其中党员242名;工作队长均由党员担任,并兼任第一书记,并择优选出8名担任8个乡镇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抓好所在乡镇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四是按照“N+2”模式,全县4539名干部职工挂钩联系147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9078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
责任体系向一线压实。织密责任体系,严密督促机制,以最严军令状倒逼最强攻坚动力,激发广大党员不忘初心攻难关。一是建立“一月一考核”机制。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在专项行动中的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年度党建工作考核以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二是压实挂钩领导+部门领导+干部职工+贫困户“四位一体”挂包帮工作责任,按照“六看六问六教六做”入户工作法,全力开展精准识别、感恩教育、补短板等工作。三是建立县委常委乡镇党委第一书记、村(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等“十个职责清单”,实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六天五夜”工作制度、微信管理制度、进位争先制度、“双向考核、双向问责”制度、随机点考制度、四级会议制度。四是建立包保乡、村、组、户责任制,采取分级包保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确保责任不落空,担子再压实。
激励机制向一线倾斜。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攻坚克难干在前。一是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加大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工作。驻村工作队员驻村经历视同基层工作经历,记入个人档案。对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提拔重用,大力营造苦干实干、担当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加大人文关怀力度,用建“家”的方式建“队”,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工作保障支持措施,开展看望慰问,建立交心谈心制度,激励干部人在心在、履职尽责。三是强化村干部待遇保障,村干部岗位补贴分别达2550元、2600元、2700元;社区干部生活补助分别达3000元和3100元。四是出台《南涧县村组干部脱贫攻坚奖惩办法》,增加脱贫攻坚期间村组干部每人每月300元、100元工作补助,设立脱贫摘帽奖励和考核评估奖励。
瞄准目标向一线冲锋。以“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党员跟我干”为抓手,瞄准目标,聚焦难题,奋勇争先克难关。一是开展“攻深行动”。组建52支223人的“攻深行动”党员突击队,紧扣“确保两个消除、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五个全覆盖”工作思路,参与第二批深度贫困村(组)整体提升项目建设,分别深入52个深度贫困村组,走访农户259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20户;召开党员群众会议171次,有力推进C、D级危房改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等项目,确保深度贫困村(组)“面”有发展,“质”有提升。二是开展“百日冲刺”行动。按照“明确一组任务、冲刺一个目标、聚焦三个重点、采取三项措施、强化六项保障”的“11336”的工作思路,列出42项任务清单,全面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卡死时间节点,盯紧责任人,制定具体措施,以冲刺的速度和攻坚的力度,逐项销号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