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委组织部到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考察学习纪实(四)
作者:李文开 发布时间:2024/4/26 21:17:39 点击率:0
为提升我县基层党建工作质效,4月10日至13日,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段雲桂带领县委组织部干部和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到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考察学习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党建品牌建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等先进经验和做法。
4月13日下午,到澜沧县考察学习东回镇班利村 “党建+农文旅”发展模式情况、澜沧田丰林下中药材数字化种植基地“党支部+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联合体运行模式。
东回镇班利村素有拉祜族“摆舞之乡”之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传承基地之一。近年来,班利村依托沪滇协作、院士专家团队以及上海爱心人士支持,采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振兴+动力提升”的综合举措,通过“党建引领、农业为根、文化入魂、旅游为径”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澜沧田丰林下三七种植管理有限公司在澜沧县林下三七基地建立的普洱林下中药材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平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高产、高效、低耗的智慧农业模式典型代表之一。本着带动农民增收、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效益原则,不断延链补链,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
公郎镇党委副书记奎翔说:“此次考察学习收获颇丰,视野得到了开拓,认识上得到深化,思路上得到启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组织推动、示范引领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特色民族文化、特色旅游项目互促互进,为我们提供了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本。下步工作中,我将吸收借鉴本次考察有益经验,结合所在乡镇的实际,重点在以下几项工作上发力,高质高效推进。一是以“党建红”引领“乡村绿”。以大木龙村等特色村为重点,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推动群众栽绿,点上增绿,面上扩绿,打造绿美乡村、森林村庄样板。二是以强党建提治理。以裕谷村为示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化党员的示范带动,整合好党员、团员、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等人员力量,细化网格划分,优化网格事项,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点。三是以优党建促文旅。以猛龙渡和翡翠湾文旅开发为契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员服务带动布朗族群众主动融入生态资源开发、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开展等各项活动中,做大做优生态旅游、运动旅游、康养旅游产业,打造文旅融合促农增收的新亮点。”
拥翠乡党委组织委员李成武说:“在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考察学习,收获很多。班利村坚持党建带群建,以‘摆舞’为‘媒’、乡土人才为‘介’,让我想到我们拥翠乡可以在‘乡土工匠’优秀人才储备和回引上下功夫;班利文旅园以‘支部引领公司、公司带动产业、产业推动致富’的发展思路,则让我想到拥翠乡可进一步深挖打戛红色文化,依托传统村落、凤凰山大山风光,植入新业态,发展观光采摘农业,推动农文旅高度融合发展。同时,还可借鉴‘林林七’林下中药种植模式,探索林下白芨、黄精试验示范种植,盘活林下资源,促进群众增收。”
基层发展和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干部。“这次外出考察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找准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春裕表示,“作为负责干部教育的同志,下一步将聚焦村组干部‘不会谋、不会说、不会干’等问题,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等方面,综合运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和沪滇协作帮扶资源,分层分类分阶段对村组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实施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治能力、治理能力、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