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三三制”打造活动场所建管用新模式
作者:李如义 汤再丹 发布时间:2015/9/22 15:34:21 点击率:0
永平县杉阳镇找准活动场所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构建“三化同步抓建设、三级联动抓管理、三好定位抓使用”的新模式,使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有人建、有人管、有人用。
“三化同步”抓建设。一是责任主体明确化。认真调研编制《杉阳镇2014-2016年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规划》,避免规划带有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切合实际的项目,并明确村党总支部及建设地方的党支部为活动场所建设的主体。二是建设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的主体作用,通过“一事一议”会议盘活集体闲置校舍或流转土地解决建设用地;建设中能先解决土地问题就先解决土地问题,能争到资金就先争取资金,能先争取项目就争取项目,形成“事赶事、事催人”的态势;建设方式上,镇党委只做原则要求,不搞整齐划一,不求“一张脸谱”示人,不搞“一刀切”。三是资金投入多元化。镇村两级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进行整合建设,采取县级重点扶持专项资金投入一点、挂钩单位支持一点、辖区企业赞助一点、镇村两级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整合资金建设。
“三级联动”抓管理。一是发挥镇党委的督导作用。由镇党委统一制定了《“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粘贴在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内,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定期不定期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把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情况纳入镇对村党建工作考核的内容。二是发挥村党总支部的指导作用。村级党总支部加强指导,对活动场所开展活动、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对不按照要求开展活动的,及时找支部书记谈话,限期改正,确保各项活动正常开展。三是发挥党支部的主导作用。村民小组党支部作为活动场所管理的主体,由各支部根据实际确定“自行管理、委托管理、推举管理、轮流管理”一种管理方式,切实解决了管理使用难的问题,既确保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的开放时间,又确保活动场所姓“公”而不姓“私”。
“三好定位”抓使用。一是功能定位好。进一步拓展活动场所的功能,只要是有益的活动,不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可以在活动场所内开展,真正使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技能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发挥活动场所“强党建、聚民心”的作用。二是设施配套好。按照“八有”标准统一配齐设施,有条件的活动场所还配有图书借阅室、健身器材、电视、音响、篮球场、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设施。三是活动开展好。辐射区党员群众依托活动场所,开展科技培训、文体活动等,平时为党员群众聊天、散步、下棋、健身队跳舞提供场所,遇群众办理红白事,可以到活动场所待客,也可以租用桌椅板凳等设施在自己家里办理,使活动场所有人气、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