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四措并举”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 全部达3万元以上
作者:李政毅 发布时间:2020/12/21 15:59:22 点击率:0
近年来,屏边县通过大力发展“一村多股、多村合股”、“ 异地置业、抱团发展”等模式,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合作模式、规范运作程序、“领头雁”示范带动,着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弱、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等难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群众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3万元以上。
突出党建引领强保障。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县自然资源局、县扶贫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7个乡镇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屏边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乡镇党委抓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实行半月一问询、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核,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建立了县乡挂包联系指导制度,采取“牵头领导包责任区+挂钩领导包村+县级技术人员指导+乡镇包联+行政村包抓”的方式,通过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督查、大落实格局,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政治保障。
创新合作模式促增收。坚持在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经济上下功夫,积极发展“多村合股”“一村多股”的发展模式。白河镇依托“1个平台、12村联动、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腊哈村热果种植交易市场为中心,吸纳全镇12个村集体和众合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入股,拓展集“停车-餐饮-住宿-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服务业,通过“多村合股,抱团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5231元增至2019年的8424元,增幅为61.1%,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发展“ 异地置业、抱团发展”模式,全县2019年共整合2760万元扶持76个贫困村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其中,2160万元扶持59个村采用异地置业方式购买优质资产,600万元扶持20个村采取异地产业扶贫方式与泸西县合作实施奶牛产业异地扶贫项目,为集体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实现76个村集体收益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3万元到5万元的67个,占88.2%,5万元及以上的9个,占11.8%。
规范运作程序保收益。为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规范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屏边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和项目产生的收益的监管责任和风险防控措施。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严格财务审核程序,建立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及报账审批程序和票据审核制度,做到帐帐、帐证、帐实相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同时建立收益分配机制,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产生的收益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民主决策后,可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公积金、公益金、村级组织管理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村组干部绩效奖励等,并由组织、纪委监委、审计、财政等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防止资金、资产、资源流失。
“领头雁”示范增动力。将基层党组织书记、“明白人、带头人”、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头雁”凝聚起来,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讲授+现场教学”等方式,强化以产业培植、致富技能、农村适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增强“领头雁”带头致富能力,同时在资金、项目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大力支持“领头雁”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并利用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乡镇党校组织贫困群众开展实用种养殖培训和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累计发展荔枝、猕猴桃、枇杷、香蕉、菠萝等水果种植39万亩,带动贫困户7261户29081人;发展杉木、桤木等用材林105万亩,带动贫困户16765户71825人;草果、砂仁等林下经济作物中药材、香料31万亩,带动贫困户6051户2429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