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智慧党建”应避免“一头热”
作者:元阳县委组织部 邓绍芬 发布时间:2020/12/24 14:58:10 点击率:0
拥抱互联网,融入大数据,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各地紧跟时代潮流,正积极推进“智慧党建”工作,力争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利用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手段管理党务、服务群众,让网络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是坚持人民立场、践行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是值得肯定的。但推行“智慧党建”应避免“梯子挑子一头热”,结果花了钱、出了力、办了事,群众却“不买账”。
群众“不买账”存在两层意思,一个是群众不知道所以不会“买账”,一个是群众知道了但觉得不好所以不想“买账”。究其原因就是工作推进过程中没有充分融入群众,没有充分顺从群众。一方面,“智慧党建”作为新生事物,党员群众对其知之甚少,办事情习惯依靠老经验、信任老办法,存在不想或不会依靠信息化手段的情况。另一方面,“智慧党建”不够智慧、不够方便,群众嫌“麻烦”,因而不想用。比如,在办理老年人优待证时,群众在村级为民服务平台上提交申请表单后,需要乡级审核盖章,再到县级审批盖章才能领证,而如果直接带相关材料到县级办理则一次就可办好。也就是说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办事需要经过三道审批,不论那一道关口拖了、卡了,群众就办事就不顺心、不方便。
推行“智慧党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民服务,最终要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行。不能干部干的轰轰烈烈,群众看的无动于衷。要避免“一头热”,一是要强化宣传。加大“云岭先锋”、“办事通”等APP的推广使用力度,加强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培训和指导,让群众想用、会用“智慧党建”平台办事,真正实现“为民办事不出村”的目标。同时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采取定期调研、定期接访、电话采访等方式,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难所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疏通各个难点、堵点。二是要强化服务。要打破条块分割等因素制约,加强部门协作,实现系统之间、平台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三是要强化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政策不抓落实就等于零。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担负起全面推进“智慧党建”工作的责任,坚决落实各项工作要求,把握重点,明确目标,抓好落实。在推进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让政策多接“地气”,工作才有“底气”,群众才能获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