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作者:元阳县委组织部 邓绍芬 发布时间:2020/12/24 14:57:01 点击率:0
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今天,我们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的教育体系,学龄儿童入学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我们从教育大国逐步走向教育强国,这都离不开各级各类专任教师的艰苦奋斗和辛勤付出。他们用青春书写忠诚,用生命书写奉献,以身为范,以身为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值得全社会尊敬和敬仰。然而,现实中,拖欠教师工资绩效、学生辱骂老师、家长对教师大打出手等事件频出,不仅破坏了规范有序的教学秩序,更伤害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感情。尊师重教不是“喊口号”,而是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和维护,才能让尊师重道蔚然成风。
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要切实为教师着想,服务教师,服务教学,赋予教师教书育人这一最大的权利和义务,不搞无用功,不搞花架子,让每位教师的个性在教育教学中自我展示和发挥,给予教师最大的存在感,自我感。在学校管理中要实现尊师重教。尊师重教,不仅仅是精神层面上的安抚,更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解决职称评定难题、保障工资待遇、切实为教师减负,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在学校实践中带动尊师重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眼界的开阔、素质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品性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会感恩,学会尊重,感恩教会自己道理的老师,尊重比自己年长的长辈,以实际行动践行尊师重教的美德,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出现的不良习惯要加以耐心引导和劝解,及时纠正,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尊师重教的美德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全面、均衡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敢于打破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让真正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奉献社会。
总而言之,尊师重教就是一种良好社会氛围。公众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育这个行业从认识到认可,需要全社会凝成统一的共识。新闻媒体要加大正面宣传引导,让每一名教师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应有的保护、获得应有的回报。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得到提高。教师也要珍惜岗位,恪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则,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应有的贡献。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尊师重教,事关家国存亡,民族兴衰。只有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共同担负起各自的责任,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一批批优秀教师涌现出来,才能推动教育发展,助力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浇灌华夏生生不息的腾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