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导向”夺取全面胜利
作者:元阳县委组织部 邓绍芬 发布时间:2020/12/24 14:46:52 点击率: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然而,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一鼓作气,精准发力,持续攻坚,补齐短板弱项,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坚持问题导向,时不我待补齐短板弱项。脱贫攻坚以来,我们取得了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傲人成绩,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但我们也要看到,剩余的攻坚任务依然艰巨,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一些地区已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和边缘人口致贫风险较大,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脱贫干部松劲懈怠、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疫情给脱贫带来了新的挑战等等。问题是推动工作的根本动力。要敢于直面这些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本着问题去思考,围着问题提对策,盯着问题抓整改。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脱贫攻坚方案和各项政策落实,抢抓最后半年的冲刺时间,查摆短板漏项,一项一项整改到位,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反弹。
坚持目标导向,只争朝夕决胜全面小康。“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还剩“最后一公里”,正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疫情又对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要坚信,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要坚持目标导向,坚定必胜决心,始终绷紧决战决胜一根弦,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迎难而上,冲刺终点。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向好发展。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绝不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成绩付诸东流,认真答好疫情“加试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坚持结果导向,不忘初心谋求幸福和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消除贫困,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归根结底就是要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人民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无论走得多远,无论经历什么,都要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结果导向不能变。要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中,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力争脱贫退出达标等工作中,始终看群众难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谨防“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脱贫成果真正惠及人民,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