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组织优势 打好防汛抗洪“保卫战”
作者:元阳县委组织部 邓绍芬 发布时间:2020/12/24 14:45:41 点击率:0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动员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救灾一线冲锋陷阵、挺身而出,全力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切嘱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的智力支撑作用,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坚决打好防汛抗洪“保卫战”。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筑牢“红色堤坝”。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建党99年来,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武装斗争还是不见硝烟的竞争较量,无论是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还是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党始终依靠强大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历史和事实一再证明,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力量,是我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我国正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严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要发挥党组织在防汛抗洪工作中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好应急、水利等相关部门,督促其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质。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员干部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防汛抗洪工作中。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注重发现、及时表扬、宣传表彰防汛救灾中涌现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典型,营造不畏艰险、敢于胜利、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同时,加强对防汛救灾一线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党员干部安心冲锋一线,攻坚克难。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汇聚“红色力量”。党员干部既是党的形象的化身,更是人民群众言行效仿的榜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无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英勇奋战,展现出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短时间内就示范带动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事实证明,如果每一名党员都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必将凝聚起巨大的“红色力量”。如果9191.4万名党员都主动站到防汛抗洪的战场上,必将扬起9191.4万面鲜红的旗帜,带领14亿中国人民构筑防汛抗洪的安全堤坝。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精神,全力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在救灾一线冲锋陷阵、挺身而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的“领头雁”、“风向标”作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党员干部要及时跟进,发挥“标兵”、“模范生”作用,带头恪尽职守、严防死守,主动加入“党员突击队”、站到“党员责任提”上,参与轮流值班、监测预警、堤库巡查、应急处置等工作,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同时,要坚持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加强联防联控工作,加强社会力量组织动员,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了同心协力防汛抗洪的磅礴力量。
发挥人才的智力支撑作用,提高科技防汛的能力。科技就是力量。在防汛抗洪工作中,为了加强防汛监测工作、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多地引入了无人机、水下机器人、VR、物联网等防汛装备,极大地提高了防汛抗洪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展现了创新科技在抢险救灾中的“硬核力量”。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各级党组织要自觉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形成“唯才是用、人尽其才”的重才用才导向,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防汛抗洪工作中来,最大限度发挥专家人才特别是科技、水利等领域专家人才在防汛抗洪中的重要作用。广大专家人才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殷嘱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防汛抗洪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弘扬爱国奉献精神,积极投身防汛抗洪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作为、贡献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