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三股劲”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作者:元阳县委组织部 邓绍芬 发布时间:2020/12/24 14:52:52 点击率: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各级各地要铆足一股韧劲、一股闯劲、一股拼劲,瞄准目标持续攻坚,聚焦问题靶向发力,紧盯结果全力以赴,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瞄准目标持续攻坚。行百里者半九十。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决不能松劲懈怠。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贯彻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扎扎实实完成攻坚任务。要因地制宜分解目标任务,因户制宜细化标准措施,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个一个抓落实,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做到目标不变、工作不停、进度不慢、力度不减。要把脱贫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范返贫预警机制和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确保脱贫成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聚集问题靶向发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直面问题,聆听时代声音,不断解决问题,回应时代关切,才能一步步接近目标任务。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实现的,每一个小问题都可能成为抵达终点的“绊脚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医疗、就学、住房等,无论哪一条没有达标都不算脱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无论哪一块存在短板弱项,都无法实现全面小康。正如“木桶定律”,盛水的多少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若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因此,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从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到区域性整体贫困,从外出务工到扶贫项目开工不足等现实中,认真梳理出各领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拿出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硬核”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聚集问题靶向发力,坚决完成全面建成小康这一人民夙愿、民族伟业。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紧盯结果全力以赴。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换言之,消除贫困,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就是要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让人民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脱贫攻坚质量如何,全面小康成色如何,要看群众评价如何。因此,要坚持结果导向,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中,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力争脱贫退出达标等工作中,始终看人民群众的难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扫除一切障碍,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切实增加居民收入,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谨防“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让脱贫成果真正惠及人民,交出人民满意的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