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三步走”推动教育人才向基层流动
作者:寻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7/9 8:47:05 点击率:0
为优化全县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基层教育人才建设,寻甸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县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
建立健全流动机制,优化干事创业“软环境”。严格人事管理,制定《寻甸县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办法》等规定,规定不得违反有关规定从基层和一线借调、调动人才,一线教师不得向非教学一线流动,严防一线工作教师的流失,确保教学一线师资力量。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优秀教师到边远、艰苦学校和师资紧缺学校支教,积极帮助解决师资不足困难。实行乡镇初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到小学对口扶教制度,通过帮扶,积极提升本地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制定完善激励机制,鲜明人才流动“风向标”。规定乡镇区域内教师晋升中职及以上职称前必须到薄弱学校支教一个学年。对城区学校、优质学校教师自愿申请到边远、艰苦学校支教的,支教期满并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先评优上给予优先。积极开展优秀乡村教师评选,对在乡村学校从教满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印发《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方案》,按边远程度和教学岗位,合理确定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按时足额发放500元至1900元的补助。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大批优秀教师沉到基层,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的矛盾。
贯彻落实培养机制,健全人才资源“培养链”。开辟人才培养渠道,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让人才到省、市学校、对口帮扶部门进行学习研修,到外地进行集中业务培训,满足本土人才提升素质、掌握技能、开阔视野的需要。通过国培计划、送教下乡、三名工程等各类项目和活动,大力加强培养基层教师培训培养。完善规范乡(镇)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对在同一学校任教满六年的乡镇小学教师在校级间进行交流轮岗,通过定期交流轮岗位,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积极实施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各项基层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从优秀大学毕业生中招聘基层教师,不断加强和充实基层教师队伍力量。2006年以来,共招聘特岗教师1455人、免费师范生34人、招募“三支一扶”教育类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