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凤合镇:“党建+”组合拳让乡村有“治” 更有“质”
作者: 发布时间:2023/3/13 17:30:21 点击率:0
凤合镇创新“党建+”模式,丰富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激发治理动能,形成干群联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切实推进“平安凤合”建设。
“党建+村民自治”,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建立“党员大会+村民大会+院坝会”议事机制,打通群众随时说事、民主议事、定期评事渠道,让村级事务“村民干、村民议、村民管”。2022年来,将院坝会开到群众家门口21次,村民议事68件,吸纳群众合理化建议110余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成员在邻里纠纷调处、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头雁效应,鼓励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身份、做表率,围绕遵纪守法、社会道德、良好家风等10个方面开展评比活动,创建县级“平安村”10个,评选“平安家庭”5350户,激发群众自治热情,2022年组织发动群众481人次,带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54次,因地制宜改造提升小花园194个、小菜园158个、小果园90个、建设美丽庭院51个,开展农田灌溉渠道修复7次,群众投工投力修复春耕生产道路8公里。
“党建+创新警务”,夯实平安建设“压舱石”。派出所突出“党员服务标兵”“工匠民警”队伍建设,从群众需求入手,强化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将警务室设在村组内,把办公桌搬到群众间,将微信群覆盖到每一户,把警务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党员就在我身边,服务就在我身边”。探索“警情吹哨、成员报到”社会治理新机制,利用“互联网+”建立微信守望平台及联防信息平台,民警积极与辖区村组、企事业单位等建“圈”立“群”,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辖区居民、单位需求和动态,第一时间化解风险隐患。引入老党员、司法、妇联、离退休干部等资源,形成“群众说事、警官说法、干部联动”的矛盾联调机制,2022年接警调解纠纷70余起,调解成功率98%。
“党建+分级传导”,激活乡村善治“一盘棋”。构建“三级联动”网格化治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阵地,将党员示范作用发挥在网格中。以镇、行政村、村民小组为单位分别建立1个一级大网格、13个二级中网格、145个三级小网格。镇党委书记担任一级总网格长,村党总支书记担任二级中网格长,村组干部担任三级小网格长,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58名,包联9797户农户,构筑起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的“治理网”。每名网格长和网格员守好“责任田”,负责网格区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环境整治、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此外,整合镇机关党支部、农林水党支部等党员及各村有威望、情况熟的老党员共400余人建立“平安凤合”党员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3个党员志愿服务支队,辅助网格治理。2022年网格员发挥对责任网格人、事、地、物、情“五清”优势,入户排查2258次,消除矛盾隐患327个,化解矛盾纠纷144起,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682件。镇党委主导、村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自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机制正在持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