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盘活资源优势 万众一心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3/9/20 10:24:04 点击率: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金源乡紧盯“三农”重点工作,聚焦优势产品,培育优势主体,打造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金源力量。
利用“水”资源 打造美酒品牌
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着力点,整合利用各项产业发展资金,培育本土企业金源酒业,以点带面,带动经济发展。2020年来,依托云南金源酒业有限公司,共整合资金350万元投资建成总占地面积15亩的金源酒厂,建成后的酒厂每年可生产灌装白酒600吨,产值2500万元。同时,解决了周边建档立卡户15人的务工问题,每年向村民收购各类粮食300吨,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激发“地”能量 做强金源粮仓
通过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打造了水稻百亩核心区600亩,千亩展示片1100亩,万亩示范区9000亩。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靠前服务企业,为企业完善、优化产品包装提供帮助,多渠道、全覆盖式宣传金源大米,“金源良仓”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同时,投资104万元建设金源大米加工厂,购置先进的稻谷碾磨、包装加工线,预计每年可加工大米1000余吨,为企业生产注入科技动力。通过项目、资金、技术持续注入,为金源乡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成长土壤,为金源乡产业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22年,金源大米加工厂向农户收购、加工销售大米5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75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
做好“土”文章 发展特色产业
全乡臭参种植己初具规模,种植面积约2100亩,产量大约为1000余吨,实现户均增收5万元。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支持各村入股臭参种植合作社,鼓励农民持续在具备条件的区域扩大臭参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不断实现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效。同时,结合臭参种植户、购买方等市场主体需求,争取整合资金140万元建成小村臭参加工厂,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机会60余个,有效带动群众实现务工增收。目前臭参加工厂已经实现出租、投入使用,年租金4万元,助推小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大关,达10.79万元,在全乡9个村委会中位列第二。其中,苦荞地村是小村村委会种植臭参最多的自然村,2022年,全村44户农户中,共有36户种植臭参,种植面积近400亩,实现年产值650万元,户均收入10万元。
用好“光条件” 壮大集体经济
紧扣金源乡“低热河谷槽区”,地势高低悬殊,光照充足的特点。科学谋划,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和66个村活动室屋顶,在充分听取各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驻村队员等人群意见的前提下,本着方便群众使用、发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各村活动场所屋顶、户外活动场地建设光伏发电板,2021年来,争取整合各类资金510万元建设小型光伏发电站,全乡9个行政村,目前有光伏项目的有5个,建成或在建光伏面板近5000平方米,每年为各村增加了村级收入近34万元,为各行政村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济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金源乡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进一步挖掘辖区内的特色产业潜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盘活“水”“地”“土”“光”资源,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乡村迈出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