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把脉问诊 断续种植“开出良方”
作者: 发布时间:2023/9/20 10:22:41 点击率:0
联合乡地处寻甸县的西北端,寒冷暖热交汇的气候,绿水青山、蓝天红土的区位造就了联合乡独特的资源优势。这里是中药材的天然宝库,野生中药材如续断、党参、百部、黄精、天南星、草乌、重楼、白芨等种类繁多,人工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图片
联合乡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走好乡村振兴路,研究制定了《联合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实施“一乡一品”战略,巩固脱贫成效,培育新兴产业,激发群众自我发展意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提质增效。联合乡的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专家的细心问诊,对症开具处方,开辟了农教联合促产业良好发展的局面。
省市农技专家上门“把脉问诊”开处方,贴心服务三农“零距离”缩影。落水洞村续断种植基地里,农技专家正忙着为农户现场解说续断种植时土壤管理、科学用肥、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并与农户进行互动,解答疑难困惑,提供解决种植方案。
在产业规划上“绘好图”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高海拔农业乡镇实际,认真抓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群众增收这个关键,多次到全省各地考察中药材产业,并选定续断作为试点种植品种,同时制定《联合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积极向上争取帮扶资金对续断种植进行扶持,从2020年开始,每年投入扶持资金60余万元,用于推广续断规模化种植,并依托乡级乡村振兴公司带动示范,通过持续地政策扶持、技术帮扶、资金扶持等措施,目前续断种植已达8000余亩,旨在把联合乡打造为“滇中续断之乡”。
在主体培育上“引好路”
为更好地助推续断种植产业发展,联合乡整合资金600万元,建设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厂,引进昆明鹏祥农业有限公司到联合乡投资种植、收购续断等中药材。企业以续断种植收购为切入点,带来先进的种植、管理和加工经验,实现产地初加工,同时结合联合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不断开发适合当地的中药材品种,解决群众销售难题,提升附加值,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坚定群众种植的信心。
在农教联合上“问好诊”
自联合乡引导农户参与续断种植以来,得到了云南农业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省市农科院、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云南农业大学梁教授团队在联合乡成立省级续断种植研究专家工作站,面对面讲,手把手教,联合乡续断种植基地探索形成“提问+解答+实操”教学模式。
通过问需于民,送技于民,解困为民,让专家、农民田间地头面对面交流,让专家和农民精准高效对接,实时把脉问诊中药材种植,围绕优质续断种苗培育、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产业前景等内容,以“理论授课+田间实操+教学互动”的方式,培育新品种,深化川续断和荞麦套种的研究,同时多次开展“送技下乡”“送技入户”等培训,培养了一批种植续断能手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大户,引导种植户加强田间管理,注重不同生育期人工除草、强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全乡续断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提质增效上“把好关”
中药材的药性发挥,需要在粗加工环节进行焖、捂、酵等工作。粗制环节既要坚持科学规划,也要坚守传统中药材的制备工艺。据介绍,梁艳丽教授团队选育续断良种“滇续1号”,皂苷Ⅵ含量达到7.7 %,为药典标准(2%)的3.85倍,为药典标准的5倍,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5亩,亩产干续断376.9公斤。在农教联合把脉问诊模式下,联合乡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8852亩,其中续断8350亩(人工育苗移栽2800亩、传统撒播种植5550亩)党参200亩、当归100亩、木香92亩、百部50亩,丹参50亩、重楼10亩。
在座谈问诊上“促落实”
省市农技专家一行深入到续断种植基地调研后,与联合乡党委班子、企业家召开中药材产业发展座谈会,专家齐会诊,给出了处方,联合乡立足实际,按需“抓药”精准发力,有效解决问题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