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之声丨马常宝:守住我们幸福的家
作者: 发布时间:2022/4/19 14:43:16 点击率:3124
这里山高林密,天气阴晴不定,空气湿度大,在日常巡逻中,突遇大雨是家常便饭,还要忍受各种各样虫子的“偷袭”。
我们单位执守的卡点位于中老2-3号大竹棚丫口,属于边境一线卡点。一个大卡点带着7个小卡点,每天在岗人员20余人,有来自市级“强边固防”突击队员,也有大寨村的本地民兵,还有非边境乡镇的支援民兵。而我作为这个卡点的点长,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负责卡点的全方位工作,比如巡逻查岗、对接防疫物资、做好人员轮换以及卡点的后勤保障等等,这些都要亲自操刀,防疫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必须勤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我也知道,能够有幸担任卡点点长,这既是单位领导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与认可,也是圆了自己一份心愿,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在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也下定决心,要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意志,履行好值守边关的职责与使命。
每天清晨,在崎岖泥泞的边境小路上,与几名突击队员、值守民兵、护边员组成巡逻队,边巡逻边聊聊家常,我们时不时停下脚步,认真察看地面和四周山林,生怕有人从便道、小路偷渡走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边境线上的我们,时时刻刻在用脚步丈量这片最抵边的国土。
白天,驻扎卡点的民兵趁饭菜没煮熟时就拿刀劈柴火,他们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勤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下去,在他们的认知里守边就是守家,他们也已经把卡点当做他们的家了。晚上,由于山里的温差很大,大家伙围着火塘烧火取暖,虽然没有家里那般温暖,但这小小的火塘却照暖了在边境线上的每一位守边人的心里;每当巡逻回来时,身旁的蛐蛐叫声时断时续陪伴着每一个人,似乎在传递着守边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信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闪闪的手电筒光线在山里来回穿梭,哨点的灯光在山头上时亮时暗,就知道每一位守边人还依然坚守着,还时不时听到民兵巡逻时的脚步声,每当到每一个哨点总会有人出来看看……我想这就是我们守边人的“家常便饭”。
当翻开值班记录本时,写满了日常工作情况,记录本上有每一位守边人的名字,再看看时间表,不知不觉我们来这里守边就已有300多天了。在执勤卡点上当喊出每个人的名字时,都觉得像亲人般熟悉。虽然突击队员、民兵、护边员轮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依然能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和熟悉的模样,就像印在每条山谷的河流和穿梭来回的边境山路,也许我们之间早已注定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与感情。边境一线上的一草一木,如果它们可以记忆,想必是已经记下我们每位守边人的模样了。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照射出众生百相,衡量出人生百态,防控就像一次大战、一场大考,看我们这些守边人每分每刻的工作表现如何,这场大战大考也时刻在考验我们的耐心与信心。每当想起祖国的边境线上每天有无数人在坚守着的时候,我们应该不讲条件,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即使边境一线卡点条件再怎么艰苦,我也要坚守下去,因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一身戎装一生情,拿出军人作风,做到退伍不褪色,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意志,守好每一段边境线,守好祖国的大好河山。把“强边有我,请党放心”落实在具体实践行动中,体现在一言一行里,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诠释初心,切实做到为国守边,无怨无悔!
我想,我们每一位守边人是最勇敢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因为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守好国门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守好每一段边境线就是在保障群众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我们每一位守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有各村各寨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有每一位守边人的付出与汗水,即使这场“无硝烟”战争有多长,我们会打赢,也一定会赢!因为每一位守边人每分每秒都在用责任、担当、勤劳守护着,这样才换来边疆人民的生活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