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县康平镇界碑村:“四抓四强”争创“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5/7 9:38:23 点击率:3512
近年来,江城县康平镇界碑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施“抓组织强堡垒、抓责任强落实、抓网格强管理、抓管控强治理”“四抓四强”措施,把抓党建促强边固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2022年4月界碑村作为江城县唯一一个边境村寨入选“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
抓组织强堡垒
以支部联建、理论学习、党员示范为抓手,推动农村党组织提质增效。支部联建共发力,积极融入“国门大党建”工作格局,主动对接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县口岸办3家挂包单位,按照形成的“一对一”固定结对关系联合开展3~5次主题党日,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实效。理论学习促提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周工作例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第一议题”,制定年度界碑村“第一议题”学习计划,挂村领导、驻村干部和村“两委”轮流领学14篇党史经典文献,力争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党员示范亮身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支援边境拦阻设施建设投入人力130人次,组织动员自愿捐款2次,捐款武汉疫情9500元,捐款支援本村卡点建设11000元。
抓责任强落实
通过建立巡逻机制、实行段长制、签订联保,推动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常态巡逻筑防线,10名驻村驻组干部在每周一至周四期间开展一次联合巡查,6名村干部负责在周五至周日巡逻巡查,重点了解一线哨点的人员出勤、工作纪律、后勤保障、风险隐患等问题,巡查意见须及时向卡点负责人反馈,尽力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压紧责任传压力,统筹各方力量,合理分段、分工、使用挂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把责任落实到全村3.733公里的每一寸边境线上,明确每段段长的工作职责,确保每段有人管、每段有人督促指导,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联保联防促和谐,组织全村10个村民小组全部签订《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疫情防控联保责任书》,切实做到“联保”与“联惩”有机统一。
抓网格强管理
通过划分责任区、实行“双审核”上报机制、不定时排查等举措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强化网格管理,不断织密边境疫情防控网络。责任划分明分工,每名驻组干部包组负责1~2个村民小组,每名网格员包户5至10户,每周定期召开网格员与群众会议,坚持“日排查、日报告”,对“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双审核”上报严要求,通过摸清排查务工返乡人员、境外人员、进出人员以及来往车辆情况,由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总书记“双审核”,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时上报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入户排查不定时,为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确保排查工作“不留死角,不漏一人”,驻组干部不定时下组排查人员进出情况,并督促村组网格员排查工作要做到位,每日实现组内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轨迹清。
抓管控强治理
通过优化设置卡点、落实执勤制度、管好用好防疫力量,抓好边境一线管控,不断加强乡村治理。卡点设置促规范,设立1个村级卡点,主要负责“管住人、管住村”,每天2名群众以义务工形式全天候站岗值守,详细登记往返车辆、人员进出信息。设置一线哨点16个,每日在岗巡守力量70人,严防死守、力度不减、措施不松。执勤制度严落实,不定期督促本地民兵、支援民兵在岗值守情况,不间断开展巡逻检查边境一线哨点值守情况,督促指导45名网格员分组包户开展工作,力争“管住通道、管住边境”。防疫队伍聚合力,统筹管好用好驻组干部、村干部、支援民兵、本地民兵等力量,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阻击战,坚决做到“三个不发生”,不断巩固好来之不易防疫成果,筑牢边境防线,坚决守住国门,保障群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