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丨江城曼滩村:奋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22/7/31 15:56:59 点击率:3669
围绕把沿边行政村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小康村的目标,江城县整董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构建强边固边富边新格局。
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位于整董镇南部方向,与老挝接壤,下辖2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732人,全村产业主要以茶叶、橡胶、坚果为主,产业面积22000.5亩,其中玉米5908.7亩,茶叶3470亩,橡胶10380亩,咖啡1413.8亩,坚果828亩,2021年被列为江城县第一批“现代化边境小康示范村”示范点,开启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新征程。
牢基础、美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以“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农村垃圾治理、人居环境提升为”重点,严格按“如旧建新、保留特色”的原则,对各村民小组进行活动场地、串户路硬化、农村危房改造、生产道路改扩建、电网改造、人畜饮水改扩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牢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美丽乡村。共申报建设项目47个,投资4432.53万元。其中,基础牢项目12个,投资93.8万元;产业兴项目15个,投资2561.02万元;环境美项目17个,投资609.5万元;生活好项目4个,投资313.21万元;边疆稳项目1个,投资10万元。
兴产业、促增收,推动建成“小康”乡村
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攻点,不断推进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按照“科学规划、种养结合、高效发展”的产业布局思路,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农旅融合+休闲体验+文化传承”模式,重点依托曼滩小组傣族特色歌舞、饮食文化和资源优势,将稻田文化、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转变“魅力乡村”为“美丽经济”,打造“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康体养生”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推广种植雪茄烟、冬农作物等农业特色产业,夯实茶叶、橡胶、坚果等基础产业,抓牢玉米、稻谷、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用活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推动建成小康乡村。2021年,曼滩村人均收入1.1万元,村集体经济达13.312万元。
强党建、稳边疆,巩固提质“和谐”乡村
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的思路,以“党建+产业”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群众拢在产业链上,将把党的惠农政策、协调服务、示范引导等落实到产业发展中,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坚持党建引领,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提升基层自治能力,有效遏制陈规陋习,争做遵纪守法先锋,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激发群众争先比优意识,凝人心、聚合力,筑牢稳边固边兴边“红色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