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丨江城:凝聚巾帼力量 助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22/9/13 16:58:46 点击率:3752
党有号召,妇联有行动。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助力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江城县各级妇联聚焦思想发动、妇女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基层治理等主题,以开展“转作风、大调研、大走访、察妇情、办实事”活动为抓手,汇集妇联智慧力量,全面提升妇联引领、服务、联系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参与支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思想引领凝共识
围绕思想发动这个基础,突出思想破冰,引导各族妇女群众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讲好妇女事业发展和妇女作用发挥的故事,讲好身边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各族妇女跟党奋进新征程,建设美丽新家园。
强化培训促发展
围绕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立足妇联工作实际,层层实施妇女素质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发挥村妇联执委、女致富带头人等作用,鼓励带动农村妇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环境整治促整洁
围绕村容村貌这个重点,发挥妇女群众“半边天”作用,深入实施爱国卫生“爱卫行动 巾帼同行 ”“妇联执委 爱卫行动”等活动,推进美丽庭院、绿色家庭建设,引导农村妇女美化庭院环境、发展庭院经济,做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参与基层治理促提升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妇女群众所需,从如何当好桥梁和纽带、当好娘家人、当好战士,如何办好妇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如何补齐妇女发展存在的短板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同时,在抵边村寨扩建女子护村队、女子宣传队等,吸纳更多妇女参与其中,构建依法治村治理格局。积极发挥妇女独特作用,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活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倡导婚育新风,聚焦家庭需求做好家庭服务,促进各族妇女交往交流交融,家家幸福安康。
边境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做了些什么?
江城县整董镇整董村、曼滩村:妇女们自发组建糯帕德手工坊,生产围巾、床上用品、包包等民族织锦,通过产品推广销售为传承织锦传统工艺和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推动“绵绣普洱”巾帼创业行动。
江城县康平镇瑶家山村干田团墩:妇女学习直播带货,助力茶叶和蜂蜜发展,积极参加刺绣等培训,提升创业增收技能。并组建文艺队,学唱瑶族歌曲、编排舞蹈等,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江城县曲水镇怒那村木嘎组:组建“边地阿耶”,男人守边境,妇女护好村寨、守好家,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每天组织妇女通报参与巡逻、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主动为一线卡点送柴火、鸡蛋、蔬菜、打扫卫生、洗床单被套,定期看望慰问村里的留守老人及儿童。每周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确保村寨干净整洁。
江城县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我们村的农特产品主要有蜂蜜、茶叶、小鱼干巴、酸笋等,特别是村里盛产的小鱼干、腌酸笋、干笋丝独具风味、远近闻名,想通过电商平台推介出去。”尝试直播带货的村民李雨颖期盼着在小康村示范项目建成后的“农旅产品展示体验中心”设自己的直播间,她希望组建起自己的团队,带领村里的姐妹们一起研究网络直播创业,共同增收致富奔小康。
江城县曲水镇坝伞村国门寨:组建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组织开展“好妇女”“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家庭授予“流动红旗”,切实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组织开展慰问活动。
下一步,江城县各级妇联组织将立足本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创业扶持、技能培训、思想引领、家风家教等方面做好服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