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时评丨防震减灾是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22/9/13 16:30:05 点击率:3443
编者按:
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江城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担当,将自身理想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主动作为、勇于发声!
“三江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三江时评”专栏,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感悟逐期进行推送,开辟针砭时弊、引导舆论、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新渠道。
防震减灾是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线
——江城县党政储备人才 林欣
9月5日12时,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闻震而动,中央到地方,各项抢险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与此同时,预防地震的灾前工作,为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防止灾害扩大的有效举措。
地震预警系统——震前敲起的警钟
在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的同时,在震源周边地区,“10、9、8......”一阵响亮的语音播报从市民手机、多地电视传出,这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系统,它能对地震要素进行评估,当离震源最近的观测台站一旦监测到有地震波,会立马发送消息给民众,这几秒、几十秒的“抢跑”,使市民快速进入应急备战状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应对到来风险。预警系统与地震波“赛跑”,为生命线护航。
全民防灾减灾体系——震中人民的行动指南
为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防治地灾,筑牢“生命工程”,四川着力防灾减灾体系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演练。地震发生后,“最美逆行者”的话题也在网上刷屏了。四川一幼儿园监控画面显示,泸定县地震发生时,孩子们正在午休,老师们正在吃饭。感知震感一瞬间,老师们没有任何迟疑与交流,扔下手中碗筷奔向孩子,临危不乱,迅速而有序地转移学生,逆行护生,他们用无畏的爱守卫生命。除了爱与责任,孩子们训练有素的撤离,老师们应对有力的转移,也显示了防灾减灾制度的落实,这是日常应急演练的成果。
多位点专业监测——震后次生伤害的防线
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高山峡谷地貌形态突出,地形变化差异大,而地震震区多位于高山峡谷,为易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区域。针对泸定县地质灾害防范,震中方圆50公里范围内共部署专业监测点位233处,安装监测设备807台(套),设备在线率94.05%。监测位点为震害调查、震情跟踪、灾后重建提供重要信息,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为应急救援行动开展消除不利因素。
地震会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害,“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要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各项防范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