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城县:党建引领 规划先行 努力打造绿美村庄之“幸福瑶山”
作者: 发布时间:2023/4/11 17:06:15 点击率:3352
江城县康平镇瑶家山村干田团墩的瑶族,是一个“直过”民族,是从刀耕火种的原始游耕生活过度到固耕生活的民族,拥有原生态的民俗、服饰、语言、舞蹈、饮食等瑶族传统文化。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康平镇把“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推进乡村建设的有效抓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强基础、补短板,强化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成果,聚焦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村风文明、宜居宜业的美丽瑶寨。
把握一个“高”字,以规划设计作引领
自开展脱贫攻坚行动以来,康平镇高度重视村庄规划工作,以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三高”规划作引领,立足规划先行的理念,结合民族实际,展现民族特色。认真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重要性。充分整合易地资金、上海资金等共3580万元,在瑶家山村干田团墩实施以“特色民居、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游客服务”为主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高标准完成瑶族特色民居、瑶族文化传承馆、茶产业基地、瑶族文化新村活动室、绿化美化等综合实体规划建设,努力打造独具瑶族特色的民族村庄“排头兵”。
坚持一个“实”字,以真抓实干作支撑
提高政治站位,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层层传导压力,保持“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的干事氛围。镇村组各级干部、受邀回乡干部、规划编制人员认真察民情、访民意、判现状、提想法、出点子,通过党建带团建、党团互进等方式,成功邀请4名瑶族干部回乡参与规划家乡。通过召开启动会、分析会、围炉坐谈等10余次会议,收集各类吉言良策60余条,为村庄规划贡献瑶族同胞自身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在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先锋作用,实行家庭门前“三包”,实现开门见绿、推窗入绿,通过党建引领,以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打造出“康平模式”绿美村庄。
瞄准一个“新”字,以创新发展作动力
充分发挥回乡干部主观能动,加强村庄规划、乡村振兴等政策宣传,加大入户访谈力度,从根源上改变群众的落后观念和思想,真正让农户成为明白人,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组建一支政治坚定、团结上进、维护稳定、带领致富、作风过硬的“新时代边境先锋队”。发挥党员群众“能人”作用,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帮扶,真正发挥先锋队的带头作用。借助瑶族群众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文化,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举办瑶族特色节庆活动,销售瑶族服饰、手工艺品、农特色产品等,使“瑶”字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