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嵌式”国门党建丨江城县曲水镇:文明新风进万家 造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7/16 10:40:18 点击率:2987
江城县曲水镇现辖7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曲水镇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筑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思想根基,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了新常态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移风易俗破陈规 文明新风进万家
塑“形”,更要铸“魂”。曲水镇持续加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移风易俗,让群众主动参与修订村规民约,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发挥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开展乡风评议,发挥好家庭、好村寨、好干部、好党员、好青年、好妇女及十佳先锋队、优秀先锋队员等“曲水六好”示范带头作用,正向激励群众文明行为,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破除陋习,推动乡风文明从“暂时管”向“长久治”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力量。
文明实践“铸魂” 增添发展新动力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文明实践活动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引领群众、凝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载体新平台新空间。曲水镇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组建了一支以党政班子成员、中心站所负责人、各村党总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的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面向广大党员、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同时按照“各端一盘菜、共办一桌餐”的思路,整合辖区现有理论宣讲、文艺文化、普法宣传、健康医疗、志愿服务等各类优质资源,着力构建起曲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充分发挥。持续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队“边地阿耶”和“国门志愿红”项目,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让国门志愿红的社会影响力释放倍增效应,从而更好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和边疆基层治理中来。
俱美和美乡村焕发新颜值
宜居宜业幸福至,和美乡村在身边。2021年9月,宁江公路至曲水公路建成通车,交通瓶颈破解。曲水镇聚焦“一村一品”,充分利用土卡河旖旎自然风光,依托特殊地理区域和人文历史文化,谋划推进集休闲旅游和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青山绿水、民居独特、院坝整洁,栈道码头一应俱全的土卡河小渔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土卡河笋制品、小鱼干、农家乐等围绕渔业发展的特色产业风生水起,农文旅一体融合发展遍地开花,感恩的“金鲤鱼”故事,将传统美德与文明新风传入千家万户。如今的曲水镇,产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加强,村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安宁稳定,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