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因村施策抓培训 科技助农走辅路
作者:镇沅县科协 发布时间:2018/9/21 21:32:59 点击率:0
近年来,镇沅县科学技术协会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尽力满足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渴求,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受到农民的普遍好评。
家住九甲镇和平村麦子山小组的周建香,从1994年开始尝试林下中药材种植,至2017年底,家里种植的滇重楼、滇黄精、白芨、三七等中药材规模达到3亩,实现年收入7万余元。她本来以为,积累了1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经验,自己不说是种植中药材的高科技人才那也必须是当地的“土专家”,可没想到,受今年多变的气候影响,生产技术上的缺陷还是难到了这位“土专家”。“今年我家种植的大部分滇重楼根部全部腐化、霉变,尝试过好多方法都没有挽救过来,损失了近万元。”周建香遗憾的说,“这也是自己学艺不精造成的结果,如果这次专家老师能够早点来培训,我就一定能挽回这些损失,不过这次参加了培训学到了技术,到2020年,我家计划种植药材规模还要扩大到5亩左右”。
而在和平镇麻洋村中麻洋组的建档立卡户邓世有告诉笔者,他从2016年开始试种2亩油辣椒和2亩荷兰豆,因为缺技术、不善管理,所种植的蔬菜始终没有起色。当谈及今后是否还要继续发展蔬菜产业这个话题,邓世有却信心满满的说,“我计划到2020年,自家的蔬菜种植不低于5亩”,当笔者问及信心从何而来?邓世有笑着说,“因为最近参加了专家老师的蔬菜种植培训,我从抓节令、施肥、用药、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我还记下了老师的电话,遇到技术上的问题随时可以咨询老师帮助解决”。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周建香、邓世有口中的专家老师其实就是今年镇沅县科学技术学会从普洱市邀请到的市药学会理事长张绍云和市科协专家库研究员周建林等4位老师,他们从8月份开始,分别到九甲镇、和平镇、按板镇、振太镇等6个乡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镇沅期间,专家组结合各地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你提问、我解答的原则,因村因组因人施策,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的办法,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在各行政村和田间地头举办了近百场培训活动,内容涉及中药材、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生猪养殖、家禽饲养等科普知识,参训人员达50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200余人次。
参加过这次培训的群众告诉笔者,以往县级各部门也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类似的培训活动,但象这样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还是第一次,在课堂培训中他们不仅能聆听专家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而且在田间地头还能和老师们互动交流,除此之外,他们当中的好多学员都添加了张绍云、周建林等几位老师的联系方式便于咨询,老师们毫无保留的讲授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他们消除了思想上、行动上的诸多顾虑,重树了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和脱贫致富共赴小康的信心和决心。采访结束时,群众们纷纷提出,希望镇沅县科学技术协会今后能多开展这样“零距离”、“面对面”的培训活动,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科普知识,帮助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