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干部的“福利”来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8 11:34:30
近年来,文山市结合干部队伍实际,围绕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需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实施“五个注重”,着力锻造一支朝气蓬勃、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注重人才储备,挖掘优秀年轻干部潜能。成立调研组集中深入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就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专题调研,通过与单位主要领导谈话、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了解等方式发现挖掘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全市35岁以下年轻干部数据库,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调整到关键岗位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历炼。建立健全涵盖专业学历、基层经历、教育培训、表彰奖励、年度考核情况等内容的后备优秀年轻干部库,储备优秀年轻干部312人,为市委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
注重教育培训,提高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制定下发《文山市领导干部培训积分制管理办法》,对全市年轻干部实行培训积分制管理。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优秀年轻干部2批68人赴井冈山、延安等红色革命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锻炼,促使年轻干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并针对不同岗位特点,精心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等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5期207人,着力补齐年轻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
注重实践锻炼,搭建年轻干部成长平台。采取上挂下派、跟班学习、轮岗锻炼等方式,选派23名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129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抽调9名业务能力强、熟悉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参与棚户区改造;选派27名年轻干部到空编乡镇充实工作力量;选派11名年轻干部到上海浦东新区、静安区、哈电集团等协作对口单位挂职锻炼,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征地拆迁、重大项目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一线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注重选拔任用,助推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制定《文山市市管科级领导干部交流办法》,打破乡镇(街道)与部门限制,推进乡镇(街道)之间、市直部门之间、乡镇(街道)与市直部门之间年轻干部交流。坚持“成熟一批、使用一批”的原则,对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坚持做到“三个优先”,即:平时充实班子,优先考虑年轻干部;换届集中调整,优先选配年轻干部;公开遴选招考,优先选拔年轻干部。近年来,先后提拔使用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57人。
注重监督管理,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坚持把“严”字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全过程,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分析研判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注重日常管理和关键时刻管理相结合,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相结合,工作圈管理与社交圈管理相结合,从严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让年轻干部时刻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监督就在眼前。加强年轻干部日常谈心谈话工作,对其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拓宽视野广纳英才。制定《麻栗坡县优秀干部调研工作方案》和《关于推荐报送优秀干部的通知》,对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年龄、学历、职称(资格)、工作经历等作出明确。压实各级党委(党组)政治责任,采取单位集体推荐、县委委员实名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了解副科级干部、科员和事业人员优秀年轻干部人选情况。县委组织部及时收集汇总人选名单,严格细致核对人员信息,结合平时掌握情况,列出优秀年轻干部调研对象名单。
集中调研察德辨才。及时抽调考察经验丰富、为人公道正派的领导干部组成11个调研组,采取走访询问听口碑、面谈本人识见解、实地了解验实绩等方式,近距离接触干部,对33个县级部门及11个乡镇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集中调研,重点考察识别年轻干部的政治品德、本领作风、工作实绩和群众感情,全面全面掌握其现实表现、工作业绩、个性特征和廉洁自律等情况。
综合研判精准育才。根据调研情况,立足近期干部配备需求和长远战略发展需要,多角度考量、多维度分析,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按照综合素质、擅长领域和成熟度对其进行排序,逐一提出个性化的培养措施,并及时跟踪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工作动态,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
丘北县“精耕细作”助力年轻干部茁壮成长
近年来,丘北县着眼干部队伍建设和全县长远发展,按照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云岭铁军”新要求,在年轻干部选育用管上“精耕细作”,助力年轻干部茁壮成长,努力建设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
严要求“选种育苗”。建立年轻干部需求数据库,出台《丘北县优秀年轻干部推荐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政治标准,采取单位党组织推荐、个人民主推荐等办法完善年轻后备干部储备,对推荐出的人选由组织部门考察把关确定,通过建立优者进、庸者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年轻干部队伍的定期分析研判、考察考核、民意调查动态监控。目前全县35岁以下年轻后备干部297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配备年轻干部47名。
经常性“施肥浇水”。实行领导干部与年轻干部“1+1”帮带模式,对年轻干部进行跟踪培养,提高年轻干部综合素质,2017年以来,共选派3名年轻干部到上海市虹口区挂职锻炼,选派56人次到省、州、县相关部门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提拔使用30岁以下年轻干部14名,选调16名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工作。
常态化“剪枝修形”。坚持在思想政治品德、纪律观念和廉洁从政等方面从严管理年轻干部,抓好经常性考察考核,注重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健全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通过任前谈话、征询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及时疏导、释放干部心理压力。强化年轻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年轻干部专业化成长调研,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促进年轻干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