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关于2018年第一期“勤政先锋”通报表扬的公告
作者:砚山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5/10 17:49:19 点击率:1
为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教育和引导全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宗旨观念,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推动改革创新,在全县上下营造风清气正、奋勇争先、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和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根据《砚山县开展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宣传工作方案》(组发〔2016〕7号)要求,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勤政先锋”进行通报表扬。
全县干部职工要以受表扬的“勤政先锋”为榜样,立足岗位,奋发进取,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激情,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受表扬的“勤政先锋”,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创佳绩。
雷红梅,女,砚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科员。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争项目、找资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跑遍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充分体现了一个下派干部厚德善谋,笃行为民的本色。争取帮扶资金892.8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因村施策探索产业发展,因户施策制定“脱贫套餐”,推动扶贫与党建“双推进”。走访群众3200户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8起,建档立卡户专题技能培训5次300人次,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被州、县评为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县级记“三等功”,2018年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彭云鹤,男,砚山县人民检察院主任科员。作为一名“老检察官”,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还是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都始终按照院党组的安排,尽责履职、用心工作。面对艰巨的精准扶贫任务,他主动请缨到扶贫第一线工作,被派驻维摩乡阿伍村委会担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与村“三委”班子同吃同住,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成为村委会的主心骨;田间地头,他与农户交流,深受当地群众信任和喜爱。在生病住院期间,仍然不忘驻村工作,叮嘱工作、请假、请示一样不落,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张连春,男,砚山县档案局副主任科员。从事档案工作30余年来,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三十年如一日,在档案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耕耘。三十余年来,共接待查阅档案人员25550人(次),提供档案15580卷(次)38310件,出具各类档案证明22761份,为查档人员提供了准确的档案依据,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自2017年派驻八嘎乡半夜寨村委会以来,通过深入调查,准确掌握村情、民情,与村“三委”共同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重点,制定好精准扶贫发展规划,为精准扶贫和档案管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家云,男,砚山县扶贫开发局副主任科员。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多年来,他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干净扶贫、廉洁扶贫建设。为按时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加班加点成为他的自觉行动,反馈的信息件件都得到妥善处理;为做好来访群众的工作,他主动熟悉扶贫政策,将心比心热情接待,耐心细致解答政策。他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单位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好评,虽多次受到州、县的表彰,但他仍坚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以踏踏实实的态度,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做着一件件平凡的工作。
杨育发,男,蚌峨乡板榔村委会主任。自进村委会工作以来,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躬行在家乡的山山水水之中,穿梭于辖区的各村各寨和各家各户之中,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和乡亲脱贫致富而奔走。特别是作为蚌峨乡最偏远最贫困村的村委会主任,他与村“三委”其他成员一道,全身心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之中,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完成村中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进户路硬化1800平方米、危房改造30间,新建沼气池30口、水池1个、饮水管道1500米,新建科技活动室150平方米,种植核桃110亩、油茶200亩,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梁龙丹,女,中共砚山县纪委常委、监察委员。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她始终以讲奉献、讲担当的信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兢兢业业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为整治办事“中梗阻”、优化投资环境,她积极抓机关作风整治,推动机关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改善,形成了“筑巢引凤”的良好环境;为抓好全县脱贫攻坚纪律作风,她主动奔走一线,严格执纪,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始终在纪律的约束下稳步推进,也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走上新岗位,她始终坚守着基层一线纪检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赵云柱,男,砚山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参加工作29年来,他始终立足岗位,钻研业务,甘于奉献,积极深入农村、扎根基层、走进田间地头,默默无闻的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优化种植及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省、州、县28个奖项,砚山县被列入了“全国十个绿色防控示范县”之一。其参与组织发明的“一种天然虫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驱虫剂)。农业技术的推广,为推动全县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脱贫摘帽及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昌尧,男,砚山县工商联合会常务副主席。自2007年调入县工商联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积极服务会员,主动服务企业,全力助推砚山非公经济发展。至2017年,县工商联会员发展到382人(户),基层商会(协会)6个。共扶持创业人员350户,成功推荐申报两个10万微型企业培育工程109户,帮助获得财政补助资金327万元,帮助获得扶持贷款250万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近两年共完成招商引资3550万元。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向帮扶贫困、爱心助学、救灾救助等捐资236.8万元。2017年被表彰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谭秀兰,女,砚山县民族文化群众艺术馆职工。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多年来,她一直默默无闻从事创作、导演、辅导等工作。在其创作和导演的文艺作品中,牢牢坚持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牢牢坚持了文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牢牢坚持了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的责任担当。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努力付出,使她在文艺工作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多部作品荣获国家文化部、省、州、县表彰奖励,为砚山县乃至文山州争了光,为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徐晓婷,女,稼依小学校长。从教23年来,她始终用“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理念来要求自己。作为班主任,她恪尽职守,曾因在寒冷的冬天让孩子们下课到自己宿舍用热水暖手而感动家长,曾因十几次家访劝厌学的孩子上学而感动学校领导;作为教学能手,她在多次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好成绩,并创新实践出“赏识教育”“151”“两个一分钟”等理念和模式;作为校长,她事事带头做示范,言传身教带队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师”的含义和使命担当,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校长。
县委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