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坚持”打造一支“永不走工作队”
作者:杨家强 发布时间:2020/4/15 8:50:38 点击率:0
“四个坚持”打造一支“永不走工作队”
—双柏县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
双柏县着眼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以“四个坚持”全面加强驻村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把每一支驻村工作队都打造成深受群众欢迎的永不走工作队。
坚持选优严管,建强一支好队伍。突出选优、严管、厚爱三个关键环节,把每支工作队都建成素质好、能力强、留得住、干得好、作风正、受欢迎的好队伍。一是突出选优,配强队伍。按照“供需匹配”和“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择优遴选工作队员,以“经济部门帮穷村、综合部门帮散村、政法部门帮乱村、党群部门帮弱村”的思路安排工作队员,累计选派148名实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长,确保因村派人精准、人才搭配合理、尽锐出战到位。二是坚持严管,树好形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办法和工作队员年度考核办法、民主评议办法等7项管理制度,理顺关系、规范管理,把管理融入了日常,把监督抓在了平常。坚持每月随机进行电话抽查、平台督查,每季度开展1次实地督查,每年组织1次遍访。2019年以来,共提醒执行制度不严格、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队员”23人次,诫勉谈话6人次。三是强化关爱,激励担当。每年由县委干教委对工作队员进行1次全员调训,乡镇党委根据需要组织即时培训,县乡两级党校累计培训工作队员1900多人次,提升工作队员能力素质。全面落实队员关爱制度,每年组织1次健康体检、开展1次走访慰问,为每名队员购买1份意外伤害保险、至少保障5000元的工作经费、及时足额报销生活补助,累计表扬工作队员63人次、提拔重用76人,通过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精神上进行全方位关心关爱,激发了工作队员扎根农村的自觉性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标本兼治,带出一个好班子。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队尤其是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的重要任务,着力建强村“两委”班子、带好村组干部队伍,让事业后继有人。一是建强“两委”班子。把建强村(社区)党总支班子作为固本之策,整顿软弱涣散村组党组织191个,完成村(社区)党总支规范化建设69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显著增强,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强村“两委”班子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迈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加强“头雁”培养,协助县乡党委调整撤换村(社区)党总支书记25名,由工作队长与党总支书记结成素质能力提升对子,通过教思想、教方法,培养一批有思路、有能力、有威信的优秀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认真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工程,推荐储备村(社区)后备力量174人、青年人才党支部重点培养对象52名。二是带好村组干部。带头落实激励村组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机制,有20个村(社区)被表扬为“五面红旗”村、4名村组干部被表扬为担当作为先进典型;协助完成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3228名,调整村民小组(片区)党支部书记31名、村民小组长68名;由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长牵头组织,累计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学习2700多人次,提升村组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三是培养致富先锋。建成党员教育实训基地119个,培训349场次、11891人次,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639名,农村党员“双带”能力稳步提升,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坚持着眼长远,绘制一张好蓝图。把驻村工作队的眼界思路、组织协调优势与村“两委”班子熟悉基层情况、清楚比较优势的特点结合起来,碰撞出火花,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发展举措,形成了村(社区)乡村振兴规划和发展计划,绘制好发展蓝图。按照“产业兴旺”要求和“一村一品”的思路,结合县乡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产业+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6个、产业示范村26个,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482人,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结合村情实际,理清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27个,以点带面推动村集体经济整体突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由2014年的212.73万元增加到517.43万元,村村均达到3万元以上,83.53%的村(社区)达5万元以上。加强村庄整体规划,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小康庭院11757户,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坚持思想引领,传承一种好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双柏扶贫“十二心”精神,教育引导工作队员把驻村事业当“家业”、把驻村百姓当“家人”、把驻村事务当“家务”,成为了基层群众的“贴心人”、农村事务的“化解员”、支部堡垒的“施工队”、优良作风的“传承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工作队员,凝炼形成了具有驻村工作队精神印记的优良作风,感染、带动了一大批村组干部和农村优秀人才,带动29名优秀农村人才加入到村干部队伍中、99名优秀分子担起了村民小组和村民小组(片区)党支部的大梁,有效解决了基层不作为、乱作为和慵懒散现象,让优良作风镌刻在基层党员干部心中、形成一种习惯坚守,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感恩教育1386多场次,认真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工作,激发群众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成为了一种共识,23641名贫困群众成功脱贫,成为了新时代的追梦人。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认真挖掘彝族文化、乡村文化的现实价值,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每个村民小组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焕发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下一篇: 双柏县“四好四个一”实施党建引领“一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