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8 11:42:33 点击率:0
近年来,双柏县坚持“因地制宜、立足长远”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实际运用“三转一保+党建”和“盘活资源”“创建实体”“土地流转”等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构建“多条腿走路”的格局,开创了以“五个结合”为举措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规划新路子,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蜕变,进一步建强了基层党组织,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是坚持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紧盯资金安全、发挥作用这个重点,在项目编制中做到项目实地调研、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统筹协调资金,确保投入有成效。在项目编制中,我县结合县情实际将中央、省财政补助的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进行分散使用,形成涉及工业、农业、民生事业、物流商贸等6个方面的项目规划,又在项目适度分散的基层上,将资金跨乡镇、跨行政村进行集中使用,避免了资金“小、散、弱”的问题。比如:2020年妥甸镇、爱尼山乡、大庄镇的8个行政村整合400万元资金,规划了双柏县核磁共振检测系统合作项目;妥甸镇4个行政村整合200万元资金,规划了牛肉深加工厂房和冷库合作项目等,形成了项目规划适度分散,资金集中再发力的新思路。
二是坚持项目实施与县域产业相结合。双柏县充分总结历年发展经验,在项目编制中,紧扣全县产业发展重点,用好产业扶贫政策,盘活资产资源,积极发挥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比如:大麦地镇澳洲油茶种植基地抽水站建设项目,依托双柏县森美达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发展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实际,借助该公司2019年获得“云南省民营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的契机,积极助推产业发展。通过资金投入后,既可以撬动已建成的水利管网基础设施发挥作用,又可以带动附近1200亩左右的产业发展,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三是坚持项目实施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结合双柏县医疗设备紧缺,现有设备难于更好地服务群众的现状,为切实提升群众看病就医医疗水平,改善民生福祉,经过调研,整合我县3乡镇的8个行政村400万元资金,通过与县人民医院合作,购置了核磁共振医疗设备1台,租赁给县人民医院经营使用,参与投资的各行政村,接照每年不低于3.5万元收取租赁费。期间投入的本金400万元,由县人民医院分2次平均返还8个行政村,每5年返回1次(每次200万元),收回的本金不改变用途,继续投入县医院固定资产,既实现保值增值,又不断有效弥补民生领域的短板。
四是坚持项目实施与做优名特产品相结合。借助“中国茶业百强县”,在项目编制过程中,以法脿“白竹山茶”为重点,把村集体经济项目与做优名特产品相结合,投资建设了红茶生厂和矿泉水生厂两条生产线,租赁给县供销社下属企业使用,定期收取租金,每3年返回1次本金,合作结束收回全部本金,本金不改变用途继续投入白竹山茶厂,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提升双柏县茶叶产业在全国行业中的竞争力。
五是坚持项目实施与发展商贸物流相结合。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编制中,充分考虑区位优势,注重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商贸物流相结合,比如:(石咢)嘉镇(石咢)嘉社区、新厂村、东凤村综合楼建设项目,一楼建商贸物流中心,二三楼建设独立式公寓住房出租,有效促进商贸流通。借助云牧食品有限公司(天蓬养殖厂)落户双柏时间早、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所养殖的猪、牛品种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被认定为“滇中牛保种基地”的优势,投资200万元建设一个“牛肉深加工厂和冷库项目”,租赁给云牧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由使用方每年提取维修资金,对牛肉深加工厂和冷库进行维修,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85个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67.67万元。(石咢)嘉镇1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5.88万元,预计到年底,有1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实现10万元以上,着力培育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