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领路,钱袋子鼓了生活也越来越美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20/7/16 17:01:22 点击率:0
支部领路,钱袋子鼓了生活也越来越美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阳光映照着洁净的柏油路,露出零星斑斓。走进大庄村,微风习来一阵阵夏意,这里的古朴雅致足以让人流连……
大庄村位于弥渡县寅街镇北边,祥临公路、果河公路交汇于此。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设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近年来,大庄村坚持把党支部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引擎,通过支部引领强基础、兴产业、优环境、美家园,闯出了一条群众增收致富、村庄飞跃提升的新路子。
李文虎在自家沃柑地里
“我只是一个村官,不求干出多轰轰烈烈的事,只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认可就好。”作为大庄村党总支书记,李文虎认为自己做的是平凡的工作,却带领全村做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事。
抓住了产业经济这个“发动机”,也就抓住了群众生活的希望。依靠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交通区位便捷的优势,大庄村自2013年以来在党支部引领带动下,全村流转土地700余亩,用于大棚蔬菜(番茄、黄瓜)、葡萄、玉米制种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同时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务工。
左所营村民王朝志正在自家香橼地里进行日常管理检查
现在全村家庭农场100亩以上的3个,50亩左右的4个,8亩—12亩的34个,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党支部+家庭农场”特色产业经营模式,真正实现“特色产业结硕果,群众增收展笑颜。”
“以前这里是一条沟,堆满了垃圾,每次清理都要拉五、六车,现在改造成小亭子,供我们茶余饭后来乘凉,这日子别提有多惬意!”正在亭子纳凉的大庄营一组支部书记叶家珍笑道。
自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大庄村以解决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为方向,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村庄。采用党支部引领模式,以党建带脱贫,以脱贫促人居环境提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在环境整治、村庄风貌提升中的“领头雁”作用,积极响应号召,并带领党员群众投工投劳,集思广益,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参与到农村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工作中。
紧紧抓住污水管网建设这一“良心工程”,引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并对存在管网堵塞、管道破损、支管接入不规范的管网实施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治理、资源化利用,覆盖全村2000余人。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水的排放,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改善农村生态,做到既改“面子”,更改“里子”。
充分利用闲置空地,结合当地文化和周边建筑风格,将简约、自然、古朴、民族特色等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建成公厕4座,取代了原始旱厕,并设专人管护,将“小厕所”改出“新生活”。通过合理规划建成停车场10个,破解了农村车辆无处停放难题,真正做到挖掘公共资源、整合公共土地、服务于公共,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村庄的发展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如今的大庄产业兴、村庄美、村民幸福,但村党支部并不满足。基于白子国、大王庙、香山公园的文化底蕴和张仁果、李菊村等名人优势,大庄村请来云南西部智库规划研究院专家进行乡村振兴与文旅康养全域规划,力争开发乡村旅游。“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立足于当前也要放眼于长远,为的就是村民群众能生活得更好!”村党总支书记李文虎说到,望着清幽的香山公园,他眼里更充满了带领全村人振兴乡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