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五下功夫”抓实基层党建工作
作者:兰坪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11/13 14:48:33 点击率:0
2017年,兰坪县紧紧围绕上年度评议时州委常委会反馈的意见建议及“基层党建提升年”各项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各项工作。
强化履职担当,在落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针对上年度州委常委会反馈的“重经济轻党建”问题,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9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专题研究部署全县党建工作。制定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与各党工委书记层层签订基层党建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抓党建工作压力。
坚持从严要求,在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共208场1346余人次,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领导干部共讲党课1407次,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学习1811次,开展专题研讨1800次,各级各部门编写简报信息1600条,全县585个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2615次,各级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1936次、支部委员会2948次、党小组会议2673次。涌现出了“全省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河西乡永兴村扶贫工作队员杨义飞、县人民法院“云南最美法官”彭鑫亮、全国优秀纪检干部和陆才等一批先进典型。
注重基层基础,在建强基层党组织上下功夫。针对上年度州委常委会反馈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薄弱”的问题,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党员发展管理。年内,按照标准和程序发展206名党员。认真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完成全县党组织及党员信息库建设。二是推进党的组织覆盖。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架构,加强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链条的党组织建设。全县成立非公经济党组织85个,社会组织党组织34个,成立离退休老干部党工委、教育局党工委。三是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县排查出42个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不力的党组织,通过“一个支部一方案,明确整改措施,限定时间销号,挂联一名领导干部”的方式,全部整顿完毕。
提升队伍素质,在党建脱贫“双推进”上下功夫。针对上年度州委常委会反馈的“驻村工作队管理不严不实”的问题,着力推进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工作队”力量。2017年,全县选派驻村工作队105支,第一书记105名,驻村工作队员524名,实战队员667名,机关干部8000多人次,赴农村一线开展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培育“带头人”。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一先双带”工程,鼓励和扶持党员带头人、党员致富能人采取“基地+党员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云南省交通厅精准扶贫班对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进行全员轮训1次。三是党建带产业。实施“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农户”的党组织设置新模式,采取“企业+贫困户、产业+贫困户、培训基地+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增强新型经营组织带动效应。四是建立电商平台。投入1733万元,建成兰坪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8个乡镇服务站点、36个村级站点,培训各类人员2844人次,促进带动就业140人。建成农产品供应链及鲜活农产品冷链,完善物流仓储配送体系,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产品售卖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投入保障,在激励基层干事创业上下功夫。针对上年度州委常委会反馈的“保障不到位”的问题,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一是待遇保障。在2016年增资200元/月的基础上,2017年为全县村(社区)干部增资1200元/月,建立医疗、养老保险及每届增资幅度不低于5%的制度;落实大学生村官每人每月900元驻村食宿补贴,给每名驻村工作队员购买30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全县村干部免费体检制度,拨付“两新”党组织活动经费14.76万元。二是村集体经济资金保障。县级筹集8400余万资金,为全县每个村提供不少于80万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因村制宜,注重盘活各种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万元,解决村中“无钱办事”的问题,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三是加大阵地资金投入。县级财政投入4700余万元,全力推进366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建设及27个村级阵地标准化改造,全面提升阵地服务功能。四是制度保障。出台《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乡(镇)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关于建立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为组织工作顺利开展、党员干事创业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