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丨江城县:“三举措”扎实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7 10:37:32 点击率:3922
近年来,江城县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江城县2019—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相关要求,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依托县(乡)两级党校创新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深入推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建强阵地,夯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底子”
江城县盘活现有资源,用好用活各类教学资源,以县委党校为培训主阵地,整合各乡(镇)党校、县脱贫攻坚纪实馆、山神庙垭口阻击战遗址、整董镇召存信先进事迹展示厅等现场教学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培训教学场地和硬件设施。进一步拓宽“万名党员进党校”专业化培训渠道。在理论方面,重点由党校教师系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基层干部把牢方向、坚定信息;在政策方面,邀请县级行业部门对口负责同志对相关政策进行逐一讲解,掌握政策、理清思路;在业务方面,重点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为基层党员提供专业辅导、疑难解答,切实做到学有所想学有所用。同时形成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主要力量,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为授课人的师资库,积极创建8个党员实训基地,覆盖全县7个乡(镇),为江城县“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提供坚强的阵地保障。
做实教育,规范“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里子”
江城县把党性教育放在党员教育的突出位置。一是突出组织严谨。各党(工)委根据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及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年度“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拟定各党(工)委“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的方案。组织讲授专题党课、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和影视教学等内容,坚持以有培训方案、有教学日程表、有学员名册、有学员签到表、有相关图片资料、有总结的“六个有”标准贯穿培训始末。二是突出培训实效。在县级主题培训上,邀请县处级领导作开班动员讲话,讲授专题党课,并邀请县级行业部门对口负责同志对相关政策进行逐一讲解,掌握政策、理清思路。在乡(镇)兜底培训上,着重从乡(镇)领导班子、驻村工作队员、业务骨干、基层党组织书记中挑选党性强、业务精的人才组建党校师资队伍开展教学工作,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把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与“年度基层党建重点工作”相结合,突出抓好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主课,结合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扫黑除恶、法治宣传和党风廉政教育等设置课程。三是突出纪律严明。培训班严格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期间的签到、迟到、早退情况进行严格考勤,对培训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做到令行禁止、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特点,确保培训有质量、有成效。截至目前,共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79期19200人次。
创新教学,拓宽“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路子”
江城县坚持问题导向,灵活教学方式,让党员教育融进日常生活、融入田间地头、融入党员心头。一是培训前“自学”续足电。在培训前期要求参训学员开展自学,充分运用“云岭先锋”APP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时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培训课程中理论课程不低于课程总量的70%,理论课程紧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章党规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进行专题讲授,聚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治理、农村党建为主要内容,边境党建长廊建设、强边固防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讲授,同时,在培训过程组织学员观看典型案例视频、唱红歌等,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综合能力素质。三是积极开展现场教学。依托召存信民族团结楷模展示馆、县脱贫攻坚纪实馆和山神庙垭口阻击战遗址等为现场教学点,让培训学员走出课堂,到现场去体验,到现场去感受,让学员们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不断推动边境稳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