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太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助推精准扶贫
作者:刘晓琼 发布时间:2018/3/27 0:27:00 点击率:0
为加快脱贫摘帽步伐,振太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围绕“两不愁”,实施发展产业扶贫新模式。以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以优化产业布局和优化冬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短、平、快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兴隆村的陈艳说:以前烤烟种完以后,有些地就种烟后玉米,有些地就闲置着。今年,老板来我们这里种植蚕豆,我家把闲置的地出租给老板,我反过来帮老板打零工,活计也轻松,还学得到些种植技术,等3月份蚕豆收完,我接着种我的烤烟,一点不影响生产,还有些打工收入。
2017年,振太镇以支部+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率先在文平村、焕习村、兴隆村通过引进鲜食蚕豆种植,不断状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户土地出租有收益,实现农户打工有收入,切实增加农户种植水平,规避市场风险。
2017年10月底,家住焕习村伍家组的李娅,在收完烤烟后,把闲置的10亩土地出租给“大姚绿洲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集中种植蚕豆,李娅从种下蚕豆种那一天起,有时间就到地里打工,截至3月初,到蚕豆采摘的时候共计打工收入达10000元。
文平村徐家组建档立卡户粟玉莲告诉记者:因为常年体弱多病,重的体力活不能做,就到这里来打工,摘摘蚕豆,一天也能苦个80块钱,有时连老伴、儿子也会来这里打工,一家子4个月的打工收入也有14000元。
目前,在文平村、焕习村、兴隆村3个村共出租土地1000亩种植蚕豆,农户可获得地租收入35万元,三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按一亩需要用26个工,平均一个工80元计算,当地农户通过打工可获得收入200万元。
据悉,振太镇按照烤烟、茶叶、核桃、林下经济、打工收入5个不能丢,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多种形式,实现支部+公司+农户+建档立卡户,企业与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全覆盖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民有可持续的产业增收。目前,通过资金、土地等入股分红和集体不动产出租,实现全镇19个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有15个村,2-5万元的4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