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镇沅县王宏: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创业致富模范
作者:李富陆 发布时间:2018/5/8 21:16:56 点击率:0
4月23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凤山镇芒竜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来自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九甲镇的王宏正手把手的教导手下的工人如何合理配制混水墙泥浆。
“你看,这个河沙掺入太多。来,我给你示范。”由于工地机械声音较大,加上新聘请的工人之前没有配制混水墙泥浆的经验,使得两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有些困难。但王宏还是不厌其烦,一遍遍的说、一遍遍演示,直到身旁的工人点头示意听懂为止。这个看似很平常的一幕,背后却有着激励人心的故事……
王宏,男,1987年6月出生于镇沅县九甲镇九甲村万山组,幼年由于家里贫穷,小学毕业便辍学回家。2003年,年仅16岁的他背上行李跟着同村村民来到普洱市区寻求工作的机会。刚到工地时,因为能吃苦便获得日薪30元一天的“高薪”。2003年——2012年,他在普洱市区打工九年,工资一点点提升到了80元一天,工作地点换过无数个工程队。
2012年,为了和交往多年的女友结婚,王宏毅然决然回到镇沅县九甲镇。2013年起,王宏仅靠种植家中的六亩烤烟维持家计。薄弱的家底,加上新出生的女儿,家庭的负担一天天在王宏的肩上变得沉重。由于缺乏专业烤烟种植技术,自家六亩烤烟一年没有多的收成,新组建的家庭非常困难,被村里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1月23日,在九甲村村民委员会的动员下,王宏被安排到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第六期培训班学习15天。在这期间,他踏踏实实跟着昆明市五华区锦华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老师学习钢筋绑扎技术,学习禁毒防艾农民工进城务工须知、交通法规知识、养殖技术、种植技术、消防安全、电子商务知识讲座等方面的知识,丰富的课程充实了他的心灵,也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
15天的培训时间里,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慢慢萌发:“我何不从事砌筑相关的工作呢?”“可是家中的孩子由谁来照顾……”一时间,很多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王宏。
2018年2月7日,第六期培训课程结束后王宏就回家将外出创业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一起商量对策。“孩子现在上幼儿园大班,可以由我一个人照顾……”妻子平静坦然的承担起家中各种琐事。有了妻子的支持,没有后顾之忧的王宏决定将镇沅县古城镇作为自己外出承包工程的起始点,他给懂技术的村民做思想工作,召集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专门在古城镇转包工程为其他人建筑房屋。经过两个月的发展,他的施工队有了7名砌筑人员,其中3人就来自于古城镇,其他4人是来自隔壁景谷县。
通过组建施工队承包工程,现在王宏每个月能有9000元的收入,同时带动7名普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付每人每月2000元。
“以前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经过镇沅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组织培训后有了赚大钱的能力,摆脱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我很满意!”王宏开心的说。“正是因为政府对我们的支持鼓励,才让我有了现在这个收入。深度贫困人口技能培训中心培训的很好、很有用!参加培训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培训期间让我戒烟戒酒,教导我人生的道路需要靠自己艰苦奋斗才能走好,走的精彩。”下一步,王宏将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把资金投入到自己的施工项目当中,要带动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帽子。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技能培训生再到创业致富模范,王宏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垂范,“贫困不可怕,只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扶贫方针政策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一定能够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