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提升干部精气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8 11:20:35
打好组织激励牌,让乡镇干部“有盼头”。严格执行《文山市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科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和《文山市乡镇党委书记年度考核评价办法》,以年考为基础、日访为辅助、实绩为重点,持续推动乡镇干部能上能下,结合市乡换届、机构改革、巡察整改、督查调研、专项审计等工作,深入脱贫攻坚战场、深入项目实地、深入矛盾突出区,零距离、有原则、多层次看干部工作业绩、识干部在重大事件的担当、听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口碑、评干部在“八小时内外”的作风。22名乡镇干部和3名深度贫困村挂职干部得到提拔使用,13名乡镇领导干部进入市直部门领导班子,2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被调整。
打好待遇保障牌,让乡镇干部“有激情”。全面落实乡镇岗位补贴、政法津贴、纪检津贴等待遇保障政策,深入推进乡镇“七小设施”和“两房”建设,努力营造安身、安心、安业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村(社区)干部薪酬动态增长机制,2017年全市村(社区)干部每人每月补贴提高500元,村(居)民小组干部人均提高150元,从2018年开始每年补贴标准按照上年度12月份补贴总额的5%逐年递增,村(社区)干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激发。确保驻村干部待遇与原单位职工福利待遇一致,给予驻村干部相应的经费保障和生活补助,为驻村干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真正让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
打好工作支持牌,让乡镇干部“有闯劲”。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结合《文山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文山市容错纠错实施细则》的规定,对15名在推动重点工作中大胆履职、大力推进出现工作失误的乡镇领导干部实行容错免责,28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乡镇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和纪律惩戒“重新站了起来”,基层“敢为、愿为、能为”底气越发充足。强化乡镇工作力量,择优从市属超编机关选派64名优秀机关干部充实到空编乡镇,下派驻村扶贫工作队100支376人,乡镇干部队伍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
砚山县力促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担当作为
科学设岗让干部走上“新岗位”。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任职经历、专业特长、工作特点等情况,细化内设机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努力做到人人有岗位,事事争先做。对善于沟通交流、熟悉群众工作的干部,重点安排到信访维稳、工作督查等岗位,发挥参谋作用;对有协调管理能力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干部,重点安排抓好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对善于学习,熟悉党务工作和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干部,重点安排负责党建等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合理定责让干部扛起“新责任”。重点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鼓励干部振作精神、发挥优势、干事创业。单位主要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定期不定期与非领导职务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全面了解掌握其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全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采取政治激励、工作支持、心理关怀等方式,引导非领导职务干部在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增强主动作为的责任意识,自觉把责任意识转化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
压实责任让干部干出“新作为”。积极鼓励非领导职务干部到乡镇、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一线建功立业。全县400余名非领导职务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60余名非领导职务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有3名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在“勤政先锋榜”通报表扬;近年来,有5名优秀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得到转任同级领导职务或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