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这样做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8 14:55:54
广南县推进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走在前列
紧盯“三项举措”。一是“三层责任”。处级领导挂面抓指导监督,机关工委班子成员包片抓业务指导,单位实职正科级党员领导抓点具体实施。二是“三个清单”。建立责任清单,对达标创建工作职责进行明晰;建立重点任务清单,梳理10项重点工作,细化51项具体任务;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督促问题及时有效整改。三是“6项制度”。制定领导班子联系制度、达标销号制度、分析研判制度、激励约束制度、总结报告制度6个制度,提高规范化建设的质量。
诊治“三大顽疾”。一是着力整治“灯下黑”。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完善“一岗双责”“一单四制”“督促提醒”等机制。二是着力整治“两张皮”。督促基层党组织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如县税务局开展“业务大比武,技能大练兵”活动,推进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双提升。三是着力整治“务虚化”。将党建工作与人事、内部管理工作融合,干部职工考评、奖惩、岗位调整等重要工作,需经党组织研究,群团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由党组织统筹安排。
打造“三个品牌”。一是打造“红色信念”品牌。机关工委创建“情筑堡垒”党建品牌,以理想信念展室为载体,用家乡的发展历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二是打造“服务特色”品牌。各党组织结合单位职能职责,开展特色服务品牌创建。人社局创建“创阳光人社·当服务先锋”品牌,县党校创建“党旗领航讲台先锋”品牌,县政府办创建“服务先锋”品牌等,提升各领域服务质量。三是打造“尖兵业务”品牌。检察院党总支创建“山魂鼓韵、剑胆琴心”党建品牌,该单位先后荣获省、州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全国、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荣誉称号,连续五年名列全州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考评第一。目前,已实施党建品牌创建21个,特色项目7个。
筑牢“三个服务”。一是抓服务示范。带头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党务基础工作和痕迹台账,搭建网上机关党组织之家,更新信仰展室,指定专人讲解服务;二是抓服务标准。严规范、高标准地开展“三会一课”“四日制度”等,建立工作标准、工作台账,组织各党组织观摩学习。三是抓服务落实。通过月派单、月检查、月整改、月考核、动态化提醒的方式开展达标创建工作。
富宁县者桑乡突出重点确保支部规范化建设扎实有效
突出一个“强”字,优化基层党支部班子。一是结合村党支部换届,把农村党员小组长和见多识广、有带动力的党员选拔培养为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班子成员。截至目前,全乡63个基层党支部班子中,致富能手和种养殖带头人达三分之二。二是对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村内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的村,由乡党委从机关干部中选派支部书记。比如,在德上村搬迁工作中,从乡镇选派1名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及时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问题,让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突出一个“活”字,搞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在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中,注重“灵活”和“鲜活”两个重点。一是将党组织活动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灵活开展党组织活动。如在今年初,组织各村对环境卫生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比,对执行好的8个村党支部,分别奖励1头200多斤重的肥猪。二是注重选树身边典型,让优秀党员成为鲜活教材,引导党员学习先进。如安哈那乙支部老党员黄有刚自愿担任村卫生监督员,督促村民保持良好村容村貌;那兰支部为动员群众发展芒果产业,支部副书记覃汉正同志带头将自己的土地进行流转,在他的带领下,全村53户群众同意将2000余亩土地整体打包招商引种。
突出一个“力”字,提供基层党组织保障。活动阵地到村。以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契机,在补助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建成64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工作经费到位。除县级补助外,乡党委政府将各总支(支部)党员活动经费纳入统筹安排,平均按每名党员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后备力量到库。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档案,把农村党员培训成产业发展大户和能人,把产业发展大户和能人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
突出一个“实”字,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把支部规范化建设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分析群众所期所盼,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如德上村采取“党组织+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吸引2户者桑籍业主返乡创办生产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初步实现“务工务农两不误,挣钱管家都兼顾。”采取分户负责、责任到人的方式,全乡25个支部党员无偿帮助36户“病残弱”群众解决住房难题。乡党委把每周五定为“清理环境卫生日”,支部牵头执行,党员带头行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乡98个村民小组基本建立了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
西畴县鸡街乡建强党务工作队伍解决
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难题
认真把脉,找准“病因”。对照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对全乡农村党支部开展全覆盖把脉,摸清每个农村党支部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方面情况,找准43个后进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年轻党员外出较多等“病因”,以及“不会做”和“无人做”等难题,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奠定基础。
精准配方,对症“用药”。针对“病因”和“难题”,鸡街乡从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年轻党员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中选派善于学党务、懂党务的43名同志担任党建指导员,并根据不同支部的“病因”,精准选派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和农村工作经验的指导员,指导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党内政治生活流程、规范党务台账等业务知识专题培训,注重从“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基本制度落实和基础党务台账规范进行一对一帮助,确保有人教、有人做。
动态跟踪,辨证“施治”。采取月督查方式,由乡党委组织对农村党支部创建实效进行动态跟踪。对缺乏农村工作经验或工作措施不聚焦,导致工作成效不明显的指导员,采取强化业务培训、组织谈心谈话、提出工作建议进行及时“回炉”;对聚焦党建意识不强,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开展提醒谈话,谈话后仍不整改的,年终考评不得评为优秀,切实把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责任压到实处。
【简讯】
▲麻栗坡县第二批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引热议。近日,麻栗坡县9名在职在岗工作人员因违反工作纪律、职业道德和工作不负责任等原因被召回集中教育和实践锻炼。据了解,此次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无所事事混日子”“干事讲条件”“推诿散漫、得过且过”等“机关老油条”进行召回管理,除机关干部外,还覆盖到农科、教育、卫生等事业机构在职人员,把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通过从小处着手,从细处发力,严厉整治懒政惰政心态,突显整治“庸、懒、散、拖”的决心,在全县营造“凭实绩说话,靠作风吃饭”的良好氛围,此次召回管理在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