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寅街:“1+4”引领党建扶贫双推进
作者: 发布时间:2020/7/17 9:40:45 点击率:0
弥渡县寅街镇以“脱贫前线党旗红”为抓手,推行“党支部+讲习所、理事会、合作社、服务队”的“1+4”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实现2014年至2019年减贫1553户615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0%。
以党支部示范引领,强阵地建出好组织。按照“五个基本”要求,2019年实现规范化达标创建党组织累计90%以上。探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长制”“党员责任包干区”等模式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农村党员和村民对村庄建设的参与感、认同感。在大庄村先行先试,根据党员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年龄结构等设立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环境卫生、调解服务、文明宣传5个类别党小组参与村级事务,形成党小组联系服务群众新格局。以栗树村为试点,变“隐身党员”为“在线党员”,设立中心户长86名,联系群众1053户3642人,以“一个党员挂钩十户农户”的模式将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协助办理大病救助、圆梦助学、贷免扶补、农产品推广、送学上门等便民实事320余件。
以讲习所凝心聚力,强素质习出好村风。建成新时代农民讲习所34个,开展讲习 263 场次,参加干部群众10493人次。讲解脱贫攻坚新政策、新要求,开展适合本村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培训,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利用好“返乡潮”安排讲习法律法规,全面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村民综合素质,学出充满正能量的村风传承。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巡回讲习11场次,参加干部群众830人次,引导群众树立自强信心、强化诚信意识、激励感恩奋进。
以理事会共建共享,强自治理出好村民。以党组织引领,指导各村组建理事会、监事会共152个,推选理事长88名、副理事长95名、理事350名、监事长64名、监事138名。完善了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召开村民理事会、监事会议608次,开展调解矛盾纠纷、维护村民权益、倡导文明新风等活动,监督村内“红白客事”从简节约操办,有力推进“一户一宅”、彭家庄水库移民搬迁和“美丽庭院”创建等重难点工作,群众在村庄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营造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做”的美丽乡村党群共建氛围。
以合作社互利共赢,强产业干出好生活。以支部带头,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形式规模化发展产业,成立朵祜果蔬协会党支部、武邑扶贫互助合作社党支部、鲁滇蔬菜种植合作社党支部,共组建合作社63个,帮带建档立卡贫困户1353户5342人,引进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公司,流转600亩土地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农村“就业扶贫车间”4个,切实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发展蔬菜、经济林果等高效农业,全镇培育种植业大户64户,规模流转土地7102亩,建成蔬菜大棚1155亩,露天蔬菜种植面积15045亩,年产值达1800万元。
以服务队互帮互助,强志愿帮出好口碑。整合农村党员、团员、花灯文艺队等力量组建11支村级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村内绿化、卫生整治、政策宣传、孤寡病残互帮互助活动,把国家政策法规、扶贫政策融入到日常活动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政策法规宣传,弘扬正能量,凝聚新合力。由村支部书记牵头,集中开展“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家校村合作共建活动44场,参与1710人次,共建共享、人人参与的共识逐步形成。